Jul.31.2025

會呼吸的建築|綠容率入法,台北邁向永續城市新篇章

main-image

想像一下,我們的城市不再只是冷硬的鋼筋水泥叢林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棟棟披上綠意外衣的建築,陽台上花團錦簇,屋頂上微風吹拂著樹梢,甚至連建築立面都攀滿了生意盎然的植物。這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想像,而是台北市正在積極推動的**「綠容率」入法**後,我們即將迎來的生活日常。

綠容率:從地面到天際的綠色革命

過去談到綠化,我們總想到公園或道路旁的植栽。但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,要大幅增加平面綠地談何容易?這正是「綠容率」誕生的原因。它不再侷限於地面,而是鼓勵將綠意向上延伸,囊括陽台、屋頂,甚至是建築的垂直立面。從2025年起,所有新建案都必須將立體綠化納入設計,讓綠色不再只是點綴,而是建築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這項政策的意義,遠不止於美化市容。它是一場深刻的綠色革命,將為我們的城市帶來多重效益: .降溫城市,對抗熱島效應: 炎炎夏日,都市往往比郊區更悶熱。建築物上的植栽能有效吸收熱能,降低表面溫度,進而緩解「都市熱島效應」,讓我們的家園不再像個大烤爐。 .淨化空氣,守護健康呼吸: 植物是天然的空氣清淨機。立體綠化能吸附空氣中的懸浮微粒,製造氧氣,改善都市的空氣品質,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氣。 .生態多樣,為生命提供庇護: 城市綠化也能為鳥類、昆蟲等小動物提供棲息地,增加都市的生態多樣性。當我們看到麻雀在陽台的綠植中築巢,那種與自然共生的感動,是無價的。 提升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:置身於綠意盎然的環境中,不僅能讓人心情愉悅,也能減輕壓力。推開窗戶就能見到滿眼綠色,居住品質自然大幅提升,也更有利於身心健康。

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提供

從國際趨勢到台灣驕傲

放眼國際,許多先進城市早已將建築綠化視為都市永續發展的圭臬。新加坡以「花園城市」聞名全球,其建築綠化程度令人驚嘆;歐洲許多城市也積極透過綠化來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。現在,台北市的「綠容率」入法,正是台灣與國際接軌、邁向永續城市的重要一步,值得我們為之喝采。 這項政策不僅是政府的指令,更是我們每個人共同參與、共同受益的過程。對於建商而言,這是一個將綠色價值融入建築、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機會;對於購屋者而言,選擇一個具備完善綠化設計的家,不只是買一個居所,更是選擇一種更健康、更環保、更有品質的生活方式。

共築我們的綠色未來

未來,當我們走在台北街頭,抬頭望見的不僅是高樓大廈,更是一座座會呼吸的綠色建築。它們將不再是冷冰冰的水泥盒子,而是充滿生機、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載體。這不只是一項法規的變革,更是城市發展理念的升級,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。 讓我們一起期待,透過「綠容率」的推動,我們的城市將變得更宜居、更美麗,成為真正「會呼吸的城市」。您準備好迎接這個綠色新時代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