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r.11.2025

從戰火到綠能未來!德國Stones Water Light遊客中心連結埃德爾湖大壩,帶訪客探索自然與人文共生的哲學

main-image

回應歷史與地景的當代建築語言:遊客中心的社會角色

德國埃德爾湖(Edersee)湖畔的「Stones Water Light」遊客中心,不僅提供休憩與教育空間,更肩負著社會與生態對話的使命。建築緊鄰Kellerwald-Edersee國家公園(UNESCO World Heritage Kellerwald-Edersee National Park),其選址凸顯出場所精神與永續發展的互動關係。這座建築成為當地居民與旅客重新連結歷史脈絡的節點,也象徵一種將文化記憶轉化為當代空間經驗的努力。其架構思維不再單向,而是建構多層次的參與與理解路徑,將原本單純的觀光據點轉化為社區與自然之間的文化轉譯場域。

德國埃德爾湖(Lake Edersee)畔的Stones Water Light遊客中心,由德國建築師事務所 Christoph Hesse Architects操刀設計,宛如一首建築詩歌,向自然與歷史致敬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建築外觀如塔樓般聳立,訪客可從高處俯瞰湖泊與大壩的全景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以水壩為核心的建築敘事:重讀百年歷史的空間策略

這座遊客中心的設計深深植根於Edersee水壩的歷史記憶。這座壩體不僅是地方基礎建設的象徵,更凝聚了從德意志帝國時期起,橫跨二戰毀壞與重建,直至今日綠能應用的百年變遷。建築以水壩為隱喻的結構形式,映照出歷史的複雜性與轉化。不僅是一種象徵,也是一種空間敘述策略,透過建築語彙呈現地域文化的累積與重塑。重現並且詮釋歷史,將其轉化為身體感知的經驗,讓使用者能在場域中感知流動的時代張力。

這座150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,靈感源自埃德爾湖大壩(Edersee Dam)的獨特結構。設計師以大壩的橫切面為發想,模擬其隧道與軸線,創造出隱藏於內部的空間層次 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遊客中心透過展覽與空間設計,讓訪客穿越時空,感受大壩如何從民生工程轉化為文化符號,進而啟發對永續發展的思考 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入口處的大窗則將壩體景觀引入室內,讓人一踏進便感受到自然的呼吸 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建築切面與觀景體驗:形構記憶的空間構造

「Stones Water Light」的建築構想源於對水壩進行象徵性剖切(symbolic cut),由此衍生出塔狀構造與內部連續空間。這種結構一方面喚起人們對壩體內部通道、軸線與隱秘空間的想像,另一方面也透過建築本身連結村落中央廣場與水壩。從大廳延伸至觀景窗的設計,讓訪客視線直達水壩,也將自然景觀內嵌進建築內部。此空間安排不只是視覺設計,更是一種身體動線的敘事,讓建築成為感官與記憶共同作用的平台。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光影與沉浸:一種多層次的空間經驗設計

本案空間體驗設計分為多層:戶外場域作為社區集會與教育空間,室內則引導訪客穿越開放式展示廳、資訊休憩區,再下降至下層博物館區。此處的沉浸式光影裝置運用抽象視覺語彙,將水壩的歷史以光、音、影的形式重新演繹,讓人彷彿置身於過去事件的場域中。不只是展覽技術的更新,而是一種建構共感與記憶的方式,為觀者提供情感與知識交織的體驗場景。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可步行屋頂與景觀對話:打開場域的第四維度

訪客中心的設計延伸至屋頂,並開放為可步行的景觀平台,使建築與地景的互動不限於水平方向,而向垂直空間擴展。這裡不只是觀景的節點,更是建築語彙的收束與展開之處。訪客站在高處所見,不僅是湖光山色與壩體全貌,更是地方記憶與自然演變的時空交錯。

埃德爾湖大壩自1914年建成,見證了德國鄉村的滄桑巨變。Stones Water Light遊客中心以這座大壩為核心,述說其從帝國時代的建設、二戰期間的毀壞與重建,到今日成為綠能地標的歷程 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反思與學習的場域:以建築承載記憶與未來想像

「Stones Water Light」不只服務當代觀光需求,它透過建築與地景、文化與歷史的互動,重新定義何謂公共空間。這座建築鼓勵人們停駐、思考並與他人產生連結,成為學習與反思的場所。它傳達的並非僅是地方歷史的再現,而是對未來文化、環境與公共價值的具體提問。在全球面臨氣候與社會挑戰的當下,這類空間實踐更顯其文化重量與策略意義。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

(攝影:Laurian Ghinitoiu、Michael Mesched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