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p.24.2025

慢賞風景:GRAU 茶亭框出湖光樹影

main-image

捷克湖畔的靜謐邀約

在捷克共和國(Czech Republic)鄰近波蘭邊境的切申市(Český Těšín),赫拉賓卡湖(Hrabinka Lake)波光瀲灩,一處由捷克建築師事務所 GRAU architects 精心擘畫的茶亭,正靜靜佇立。它宛如自然的邀約,輕柔地將人們的目光引向廣闊的水庫——那隨光影變幻的景色、風拂水面的聲響,以及水鳥掠過的動態。 周遭日常生活的喧擾在此彷彿被溫柔地屏蔽,無垠的樹梢景觀與清晰框限的平靜水面相映成趣。置身其中,時間的流速似乎趨緩,它促使每一位到訪者放下匆忙的步伐,駐足停留,重新學習與自然近距離對話的藝術,尋回內心久違的安寧。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親密尺度的茶道儀式

茶亭內部空間雖然不大,卻能舒適地容納六位賓客。眾人圍繞著中央的矮桌促膝而坐,面對面地進行茶道儀式,營造出一種難能可貴的親密氛圍。這種佈局不僅促進了參與者之間的交流,也讓茶道回歸其分享與連結的本質。整體結構纖巧、輕盈且具備穿透性,顯然參照了傳統日本室內風格的精髓,卻又巧妙地注入了現代設計的元素與語彙。它並非生硬地複製,而是進行轉化與再創造,最終成果猶如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,細緻且溫文儒雅地融入周遭的地景,相得益彰。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裝置的下部用膠合板加固,提供了一種隱私感,並隔離外部噪音。開放的入口框架讓人可以看到內部,路過的行人也能目睹正在進行的茶道。桌子的高度使它既可以在茶道時使用,也可以作為長凳,供人們坐下,進行安靜的冥想。因此遵循了日式觀念,即專注於質樸和審美的複雜。桌子成為涼亭中唯一的家具位於中央,它的長縱深讓茶道的參與者能夠緊鄰地坐在一起,帶來親密的感覺。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躙り口的現代轉譯

傳統日本茶道中蘊含的若干儀式性規則,被慧黠地轉化並植入這間茶亭的最終構成之中。最顯著的便是入口的設計;每位訪客欲進入內部,皆必須謙卑地彎下身軀,從最低的橫梁下方穿過。此舉參照了日式茶室特有的「躙り口」(Nijiri guchi),這種低矮的入口形式,深刻地象徵著在茶道儀式裡,所有參與者的社會地位皆歸於平等,無論貴賤皆需俯首進入。當訪客躬身進入的瞬間,一道經過精心構思的框景視野隨即展開,將注意力直接導向遠方的水庫,創造了層次豐富的空間體驗,寓意深遠。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多功矮桌與簡約美學

茶亭下半部採用了樺木膠合板進行加固,這種材料的選擇不僅提供了結構上的穩定性,更在心理層面營造出一種隱私感,有效地隔絕了部分來自外部的噪音干擾。然而,入口框架保持著開放姿態,允許光線與視線穿透,讓路過的行人也能瞥見內部正在進行的茶道儀式,形成有趣的互動。 位於中央的矮桌是唯一的家具,高度經過審慎考量,具備多功能性。它既能滿足日本文化中跪坐品茗的需求,也可作為長凳,供人靜坐冥想。桌子的深度讓參與者能緊鄰而坐,加強了親密感,全然遵循了日式觀念中專注於質樸與審美精微之處的核心精神。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結構詩學:木與織物

茶亭的整體結構奠基於一個三米乘三米的方形平面之上,向上延伸至四米的高度。這個高度不僅是方形斷面的雲杉木棱柱的主要結構尺寸,同時也代表了這座涼亭所被允許的最大高度限制,反映了設計在規範內的巧妙應對。主要的結構材料選用了未經多餘加工的雲杉木,這些原始的木質元素散發著自然的氣息,與輕柔飄逸的織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互補。織物的引入,為空間帶來了一絲溫馨愜意的感受,但整體調性依然維持著極簡主義的風格,避免過多的裝飾分散人們對於茶道儀式本身的專注力。

(攝影: Matej Hakár)

其他使用的材料是雲杉板,樺木膠合板和屋頂用土工布。亭子的體量以傳統茶室形狀為基礎。沿對角固定的織物布料與用樺木膠合板封閉的邊牆,建構了一種隱私的氛圍,並能像房屋一樣免受日曬雨淋等天氣條件的影響,但同時框架結構足夠開放,保證通風,與外界連接,創造了非傳統的景觀。土工紡織布分為兩層,為涼亭帶來玩味,喚醒傳統日式建築。

方圓之間:形式與功能

方形的平面佈局,直觀地傳達了簡潔純粹的意念,而基本元素的運用,則描繪了物質世界與人類精神的象徵性符號。屋頂及兩側牆面選用了地工不織布(Geotextile),這種材料通常用於土木工程,在此卻展現了意想不到的美學潛力。沿著對角線固定的織物布料,與封閉的樺木膠合板側牆相結合,既營造出必要的私密性,也如同傳統房屋般能抵禦日曬雨淋。 同時,框架結構保有足夠的開放性,確保空氣流通,維持與外部環境的連結,並創造出非傳統的、充滿詩意的觀景視窗。兩層織物的配置,更為茶亭增添了玩味與層次感,巧妙地喚起了人們對於傳統日式建築輕盈飄逸的聯想。